白族的服饰和住所

时间:2024-04-11 21:39:16
白族的服饰和住所

白族的服饰和住所

白族的服饰和住所,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崇尚白色,女子头饰代表大理的“风花雪月”,舞蹈道具霸王鞭;男子身着扎染马褂,舞蹈道具八角鼓,下面来了解白族的服饰和住所。

  白族的服饰和住所1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

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等字样。


  

绣荷包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

白族服饰的形成和演变

族服饰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我个人认为在白族服饰的发展、演变的历程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青铜时代。二,唐朝。三,南诏、大理国时期。四,元、明、清至民国。

但由于历史文献资料的缺乏,我们仅只能对有限相关的资料研究中对大理地区白族服饰的发展历程进行有限的探讨。

  白族的服饰和住所2

白族习俗

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款待。三道茶是最讲究的茶礼,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白族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

白族就餐很讲礼仪,长辈、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待候。

白族婚俗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白族食俗

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为主。

因鲜菜常年不断,白族人每餐都喜食鲜菜和各种腌菜。白族妇女大都善作腌菜,腌菜的种类很多,除腌制鲜菜外,还做豆瓣酱、豆豉、面酱;剑川、鹤庆的白族常采撷洱海的海菜花,加工烹制成各种风味菜。

肉食以猪肉为主,除用鲜猪肉做各种炒菜外,还喜腌制年猪,加工成火腿、腊肠、香肠、猪肝、吹肝、饭肠等精美风味食品。冬天,白族都喜欢大锅牛肉汤,食用时要加蔓菁、萝卜、葱等佐料一起食用。临河而居的白族,擅长水鲜烹调。

白族大都喜饮酒,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酒的种类很多,制酒时常用40多种草药制成酒曲,制成各种白酒,其中以窑酒和干酒为传统佳酿。另外还有一种糯米甜酒,是专为妇女和孕妇制作的,据说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

饮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两次茶。晨茶称“早茶”或“清醒茶”,一起床就喝茶,成年人都喝;午茶又叫“休息茶”或“解渴茶”,内放米花和奶,包括小孩也要喝一杯。

白族的风味菜肴很多。生皮是为白族逢年过节必备的菜肴之一,是用多种辛麻辣拌成的冷荤菜。毛驴汤锅,是用毛驴肉烧制而成。柳蒸猪头也是白族传统名菜之一,是用猪头放在柳条架上入锅蒸制而成的。大面糕是白族中秋节特制的糕饼,用发酵面团加佐料蒸制而成。

白族节庆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蝴蝶会”等民族节日。

白族服饰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等字样。绣荷包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女梳独辫子盘于头顶,并以鲜艳的红头绳绕在白色的头巾上,红白相衬,相得益彰。腰系绣花短围腰,更显得色彩鲜明,美观大方。已婚妇女改为挽髻。洱海东岸妇女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以簪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白族妇女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居住在大理洱源县的白族妇女喜欢的一种头饰叫“登机”,它是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志。

白族建筑

白族民居建筑均为独立封闭式的住宅,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一座端庄的民居院落主要由院墙、大门、照壁、正房、左右耳房组成。一般的建筑形式是:“两房一耳”;“三房一照壁”,少数富户住“四合五天井”,即四方高房,四方耳房,一眼大开井,四眼小天井。此外,还有两院相连的“六合同春”;楼上楼下由走廊全部贯通的“走马转阁楼”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犹似迷宫。不过这种古老而又造价昂贵华丽的住宅已不被当地白族人采用了。现在多是一家一户自成院落的二层楼房。但雕刻、彩绘仍不减当年,而且有所发展。

白族民居往往注重门楼、照壁建筑和门窗雕刻以及正墙的彩绘装饰。门楼是整个建筑的精华部分。门楼建筑艺术水平的高低,可以确实其主人的经济地位,也是一种光宗耀祖的标志。它通常使用泥雕、木雕、大理石屏、石刻、彩绘、凸花砖和青砖等材料组成一座串角飞檐,花枋轻巧,斗拱重叠、玲珑剔透、雄厚稳重的综合性艺术建筑。白族门楼建筑不仅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在建筑结构技巧上也独具风格。有的地方整个门楼不用一颗铁钉或其它铁件,而联结却十分牢固,几十年风雨如故,再装上两扇较有厚度的铁黑色木大门,甚是庄重威严。

白族居民门窗木雕,无处不闪现着剑川木匠高超的手艺。一般均用剔透和浮雕手法,层层刻出带有神话色彩和吉祥幸福的白鹤青松、鹭鸶荷花、老鹰菊花、孔雀玉兰,以及几何图案。门窗的表面上还涂有褚红色的油漆,显得光滑明亮,古朴典雅。

白族禁忌

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白族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

白族饮食习俗

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并善于腌制火腿、弓鱼、螺丝酱、油鸡枞、猪肝胙等各种味美可口的菜肴。大理等中心地区的.白族人民,还喜吃一种别具风味的“生肉”(或称“生皮”),即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再切成肉片或肉 ……此处隐藏3556个字……将新娘背和新房,在这一点上还留有早年“抢婚”习俗。


  

新房内都烧有火堆。新娘入房时家人要在火中烧辣子面,使新娘大咳,在新娘酒菜中加放花椒粉使新娘难以下咽以表示“亲热”和“富贵”,白语中“辣,麻”与“亲、富”同音。新娘新郎要拜天地,拜父母及舅父,用白族八大碗大宴宾客。晚上有认亲仪式,长辈要给新娘见面钱,同辈则闹新房。闹新房时新娘要拿出从娘家带来的炖梅、雕梅、水果、密饯等食物恭敬地给同辈品尝,也叫“摇果酒”。大伙边吃边闹一直到深夜。

第三天新娘要下厨房做鱼类孝敬公婆。婚后三至八日回门,女方家接女婿和女儿回家吃饭。七天后要到本村的本主庙祭本主,求本主保护全家平安,早生贵子。

白族丧礼中的“讲孝百”

“讲孝百,顾名思义就是指孝德百事评说。它是白族地区治丧仪式中一个重要部分。是追求逝者善终、仁者尽孝、通过亡灵进行“孝教”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教育,是一种古老而朴实的教育形式。“讲孝百是白族丧礼中最具生命力和现实意义的重要内容。

丧礼开始,“孝子贤孙”纵横相跪于灵堂,德高望重的村族长老高坐于前,围观群众不计其数。此时,先由司仪官主持祭拜一番,孝子们虔诚地三跪九叩首。尔后,主事官们(村中长者自愿结合而成,酷似老年协会的组织,专为红白事服务)宣布讲孝百开始,于是鼓乐齐鸣。这咱传统的民间乐礼,使得丧礼肃穆庄重,气氛被渲染得极为悲伤。主事长老一是有条不紊地主持“讲孝百”的进程。

“讲孝百”,首先由主事长老随仪式礼乐口颂“祭文”(类似悼词)。祭文的撰拟极为认真,必须由村中德高望重者与死者的挚友共同拟就。文体处于古体文与现代文的交叉阶段,属混合型文体,目的是要方便口颂。“祭文”主要记述死者所经历过的一生,其功能在于渲染气氛,对死者“追功白过”。从而使听众了解亡者的贤德和辛劳。随后由村族长者轮番追述死者的功过与艰辛,指点评判孝子的或贤良之德行。此时的环境气氛和特殊的舆论作用,有助于孝子贤孙和周围人们严肃认真地进行冷静思索、分析。易于接受朴素的善恶观念和“仁爱”的德行,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这种生动的传统轮理教育,既教育了孝子,也教育了群众。这种仪式的习俗力量,使得人们应该那样,而不能不那样,否则的话就会“被人看不起”,产生“感到低人一等”的内疚,从而身体力行尽孝为善。于是有力地弘扬了“真善美”,遏制“假丑恶”。这是因为,在道德教育中广泛而恰当地造成和利用正确的社会舆论,倡导或斥责、赞赏或抑揄、鼓励或鞭挞这样或那样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陶冶、督促人们自觉地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陶冶和增强人们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义务感。

这种人事对面的伦理宣传和道德教育,增强了人们的孝心信念,培养了人们的从善弃恶观念,培植了人们的道德责任感,提高了人们对自己所作所为的自我约束能力。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融洽,对弘扬中华民族的“孝敬父母,报效祖国”的传统美德,不愧是一种值得继承光大的良好习俗。

  白族的服饰和住所3

白族建筑

在文化交融中传承发展

云南大理历史悠久,白族建筑是其发展历史进程的记录者之一。剑川海门口遗址发现的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存,其规模在世界上也较为罕见,为研究我国史前聚落类型提供了宝贵的实例。沉睡地下近3000年的木桩和构件,充分说明白族先民很早就掌握了木构建筑技术。

历史上,白族人民一直不断吸收借鉴中原建筑文化与外来文化,并结合地域、民族实际,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白族建筑文化。

早在战国时期,楚人庄蹻起义失败后带兵进入云南,同时也带去了楚国及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和建筑技术。汉武帝时期,汉朝在云南地区设置了益州郡,这一时期,云南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较快,建筑业也得以进一步发展。在中原地区的影响之下,洱海地区开始使用砖瓦,房屋构造得以升级和完善。


  

唐朝时期,由于与中央王朝关系密切,大理地区与中原地区文化的交流愈加频繁。南诏时期,干栏式建筑逐渐发展成砖瓦建筑。此时大理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王公贵族大兴土木,建造宫殿,拓展城镇规模,建筑水平得以充分提升,大厘城、太和城等著名城邑都是在这个时期兴建起来的。彼时,许多来自成都等地的工匠,带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工艺技术。南诏的宫殿城邑等的建造深受唐代建筑的影响,比如飞檐翘角形宫殿,就与唐朝的兴庆宫相似。

宋朝时期,大理地区建筑技艺日臻成熟,曾建造许多规模宏大的宫殿和城池,给后人留下多处古遗址。

元朝初期,中原地区大量移民迁往大理地区,带入了先进的建筑和装饰技艺。元、明、清三代,随着政府广设学校和大批移民的到来,白族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就更深了,儒家思想也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就包括融入建筑之中。

白族民居

承载丰厚的人文内涵

白墙青瓦、古朴大方的白族民居依山傍水,青山绿水之中,蓝天白云之下,白族群众的生活如诗如画。白族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装饰,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内涵。

由青瓦白墙、照壁、门楼组成的白族民居,加之绿树掩映、流水潺潺的周边环境,使白族村寨达到清新、亮丽、天人合一的境界。白族村寨的选址、布局,处处体现了白族群众关注周边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点点滴滴都是白族人爱美爱生活的体现。千百年来,他们细心地保护自然景观,也认真地创造着人文景观,用独特的方式世代演绎着、传递着他们的人生哲理。

白族民居中,“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典型的建筑形式。“三坊一照壁”基本结构等同于中原建筑的三合院,大门一般位于院落的左前方,从大门进到中心院落,正对着正房的白色墙壁就是照壁。“四合五天井”则源于传统的.四合院。白族民居通常以三开间为基本单位,称为“坊”,四合院是由四坊屋子组成的一个正方形合院,中间为天井,主房和面房分别带两耳,称“漏廓”,每个“漏廓”留一个小天井,总共形成五个天井,所以也称“四合五天井”。

除了建筑形式独具特色,传统白族民居还特别重视装饰,大门是重点装饰部位。白族民居门楼顶部精美轻巧,结合泥塑、木雕、大理石屏、石刻、彩绘、花砖和青砖等材料建成飞檐翘角模式,门柱多配以白族民居建筑彩绘(淡墨画或诗句)。

白族民居的一大特点就是每家都有一面洁白的照壁,照壁大多集“风水墙”“文化墙”“采光墙”等特性于一体,是白族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照壁一般位于主房的正前方,正对着堂屋。有的照壁附在整体房屋的一角,比如入口的天井中,小巧精致,有的则立在村口,有风水墙之寓意。壁顶以青瓦覆盖,四角微翘。照壁正中,或镶上一块圆形的彩花或黑白花大理石,上面一般有题字,黑白分明,神采飞扬,使庭院大为增色。

白族民居的墙面分为山墙和院墙。山墙上一般都有腰檐,腰檐以上的装饰既有黑白灰为主色的山花图案,也有淡雅秀丽的彩色装饰画图案,或用泥雕或直接绘在墙面上。正房走廊尽头的墙面也是装饰的要点,多数可见的是圆形大理石镶嵌其中,并依照大理石的纹路题字。

《白族的服饰和住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